五月仲夏,在粽子飘香中,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就要到了
与其他节日不同的是,端午的节日祝福,更多的是“端午安康”,而不是“端午快乐”。这与端午节期间炎热多雨、闷热潮湿、毒虫活跃的环境气候特点紧密相关。古人把农历五月称为“五毒月”,把端午称为“五毒日”,农历五月初五则是“驱赶瘟疫毒虫的日子”。可以说,端午是古代的“防疫卫生节”。
端午这一天的习俗中,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环保元素,凝聚了先人尊崇自然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。
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说是蕴含先人智慧、更符合国人的“环保日”
环保端午
包粽子·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方法
《说文解字》中记载:“粽,芦叶裹米也。”就是说粽子是用芦苇叶子或竹叶等把糯米裹起来后煮熟而成的。粽叶的种类通常包括南方的箸叶、柊叶、箬叶以及北方的芦苇叶等,系粽子的绳子旧时用的是马莲草的叶子。
粽叶是包装纸的作用,本来黏糊糊直接入口的东西变得很卫生很便于携带。
粽叶的清香通过水煮沁在米中,不仅好吃还有清热去暑和防腐作用。
粽叶还可反复使用,洗净晾干来年还可照用,即便扔掉也可降解成腐殖质肥料。
赛龙舟·绿色健康的休闲方式
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,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,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,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,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。关于赛龙舟的起源,有多种说法,有祭曹娥,祭屈原,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,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。
整个运动过程中不费汽油也不费电力,不消耗能源也不产生污染,是一项绿色健康的健身休闲方式
喝雄黄、挂艾草等方式防疫免疫
我国民间把农历五月称为“恶月”,把五月初五叫作“毒日”。为了辟恶去毒、防疫免疫,于是在五月五最“毒”的这一天就有了洒雄黄、挂艾叶等习俗。
雄黄能“解百毒、辟百邪、杀百虫”,所以在端午时将雄黄水遍洒室内外,对环境消毒作用明显,特别是在消毒化学药物尚未发明的古代,雄黄是非常重要的消毒杀虫手段。
并且艾叶和菖蒲合用,既能驱虫辟邪,又能净化空气、提神醒脑。
另外,中医有“衣冠疗法”的术语,将优质中药材配制成的香囊带在身上,不光气味芳香、辟秽驱虫,还有清热解毒、散风驱寒、健胃理气、化湿解毒、提神醒脑、舒缓压力等诸多作用。
其实这些都是在用环保手段防治害虫、杀菌消毒。
了解了这么多端午习俗,可以看出,端午与环保息息相关,这些习俗我们除了继承之外,还要提取里面的绿色思想,加以发展和创新运用。
现在我们生活中需要消毒杀菌不再需要熏艾叶,因为有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,不适合在房间内熏艾叶,否则可能加重病情。
现在我们已经有空气消毒机来解决空气安全问题,能享受到更先进更安全的防疫方式。